建筑形成莊嚴和諧與藝術美的新中式家具
總的來看,“對立統一”思想在現代設計中主要表現為以下幾點:
①技術美與藝術美的對立統一。主要指現代制造水平和加工精度、效果等技術能力與產品的藝術性、藝術化形式之間差異和差距的調和。②文化概念的對立統一。表現在如何在設計中融合地域的與國際的、傳統的和現代的、不同民族間的、不同地區間的文化差異。
③功能與形式的對立統一。指產品設計功能性與形式感的協調與統一。新中式紅木家具沙發
④形式的對立統一。這主要指具體的形式美法則中的對比和統一,包括形態、形體及空間的對比和統一;質地、肌理的對比和統一;色彩對比和統一;方向對比和統一;表現手法對比和統一;虛實對比和統一;等等。
(2)“對立統一”和諧觀的應用
“對立統一”既是人類審美的基本原則,也是藝術創作的基本方式其應用涉及建筑、繪畫、雕塑、造型設計等諸多領域,并表現為不同層次和內容的對比與調和。對立統一強調對立的、差異的或異質因素的有機組合,并形成相互關聯、相輔相成而不相害的和諧整體,體現了形式結構的秩序化。古希臘時期的西方建筑,以石材為主體構成材料,整體造型和結構以幾何形態為主,存在多種形態的對比,如建筑本身與周圍自然環境,等距排列的縱向立柱與水平向厚重的屋檐,屋頂和基座,廊柱的柱頭與柱礎,素潔的大理石平面與精致的雕花、圓形與方形、直線與曲線等等,通過采用適當的比例與尺度,并對位置、大小、形態進行有效的組合,使建筑形成莊嚴和諧的藝術效果?,F代建筑設計中材料、結構、技術都較古代有很大發展,并且在造型上更強調多樣性統一,使得建筑物在材料、形態、結構以及文化意識形態上的“對立統一”更加突出。如貝聿銘設計的盧浮宮“玻璃金字塔”,實現了玻璃、鋼鐵結構與舊館的石材、晶瑩通透與嚴密厚重、現代與古典的有機統一,使博物館整體獲得和諧的形式美感(如圖2-30)。同樣西方古典繪畫中表現出的色彩冷暖、明暗、深淺的對比與調和,構圖上的遠近、虛實、主次的對比與調和等,也是為了獲得畫面整體的和諧效果,并實現創作者內心情感與藝術表現的統一。達·芬奇在《最后的晚餐》里利用色彩、線條、位置、比例、透視、明暗、疏密、顯隱等形式對比突出了中間位置耶穌的主體形象,十二門徒的形態與耶穌形象相對比和映襯,配以和諧的漸變光感,讓耶穌形象顯得更為高大,又不消除十二門徒的實體感,進而使整幅畫面構成和諧的整體(如圖2-31)。新中式紅木家具效果圖
評論